12月19日,一年一度的延华智慧城市研究院绿色节能专家沙龙在延华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圆满举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郭理桥、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调研员张金元以及来自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馆、新虹桥中心、上海博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个政府相关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用户和资产管理公司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同为“十四五”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领域的规划发展以及延华智慧节能业务的展望出谋划策。
领导致词
国家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
郭 理 桥
郭司长介绍到,“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围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需求,以绿色低碳城区及高品质绿色建筑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建筑品质和性能提升、既有建筑性能提升综合改造的关键技术,逐渐推动生态改善和城市更新,步入高品质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百姓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活环境。他还以瑞典哈马碧湖城、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和汉堡港口新城三个知名国际项目为例,分享了国际上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大家开启发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延华集团董事、联席总裁
于 兵
《延华智慧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创新思考与探索实践》
于总围绕“安全、健康、绿色、智能”关键词,介绍了过去一年延华的创新发展和探索实践。近年来,延华不断升级理念,以顾问咨询服务为引领,以智慧物联技术、物联云管平台、AI智能巡检等前沿科技和产品开发为核心,开展创新研究,探索绿色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节能项目全生命周期立体管控,充分发挥平台价值和优势,深化以能效管理为特色的智慧化设施服务体系,协助城区先行先试集中统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现城区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
行业专家真知灼见
龙老师指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承诺的既定目标,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规模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更多专业的协同。未来,在更广阔的区域和城市范围内,更需用互联网思维,考虑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规划和利用。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能源运行管理上有重要意义,延华已有成熟的建筑管理模式和大数据积累,建议就大数据分析做更多的实践和研究,为楼宇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总工程师 徐 强
徐总讲到,中国近期向世界宣部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而我国城市建筑面积的增量和品质提升,则将带来用能的刚性增长至少会维持10年以上,中心城市的碳达峰可能晚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奥林匹克精神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相信未来,5G、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节能技术创新突破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带来更快的运维响应时效、更高节能效率和更强的节能智慧,助力“十四五”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和我国碳达峰目标早日实现。
上海大学教授 赵哲身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主任
印 慧
印主任提出,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项目节能量的测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影响节能量的评估和检测的因素相对复杂,涉及气候、能源用量、建筑业态等因素,如何科学的实现能效提升的效果,值得研究和探讨。建议延华可以基于大量楼宇项目的实践积累,加强测算和研究,使得节能效果能够公平、合理的被评估。
同济大学教授 张旭
张教授讲到,企业品牌来自于对细分市场的坚持。长三角地区的VOC排放超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延华作为一家以建筑智能化起家的上市企业,业务也涉及环保监测和排放治理,希望延华能够继续在环保领域有所坚持,为环境减排做出新的贡献。
李教授结合延华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干货建议:一是立足节能改造业务,向其他业务方向拓展,与用户群体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二是结合暖通系统调试方面的优势,向自动调试和全生命周期调试方向发展;三是发展基于BIM的控制平台,助力企业在系统运维方面发挥更大优势。
张主任用九个字对本届沙龙论坛做精彩点评:一是“站点高”,住建部领导高屋建瓴,带来了国家住建领域建筑节能的远景规划;二是“视野广”,论坛分享了国际先进案例,为大家开拓了视野;三是“内容深”,行业大咖的深刻见解,为开展建筑节能开阔了思路。张主任感谢领导和专家对建筑节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行业能够继续凝聚合力,协助黄浦区“十四五”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效提升工作目标圆满达成。
不知不觉
绿色节能专家沙龙
已经走过9个年头
您的每一次指导
都让我们充满信心
是我们进步的强大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
在今后的岁月里
期待与各位专家一起
风雨同舟,乘风破浪
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